海滩上捡贝壳的时候却很容易发现这个现象:
一些贝壳上有小孔,仔细看一下,
这些小孔被钻的非常规整,
就像人工用手钻钻的一样,
但其实这完全是自然形成的。
制造这些小孔的元凶,
其实是那些肉食性的螺类,
像我们经常吃的玉螺(香螺),
就是典型的肉食性螺。
可别小瞧这些慢吞吞的螺,
在海底世界里,
这可是非常凶狠的杀手,
肉食性的螺类大多以双壳纲的蛤蜊为食,
但蛤蜊会用自己的贝壳保护柔软的内部结构,
为了吃到蛤蜊肉,
肉食性螺会用释放强酸类物质软化蛤蜊壳,
然后用坚实的牙齿不断地挖掘,
最终打通一个小孔,
展开全文
继而大快朵颐一番。
这种捕食的效率其实非常高,
有的螺甚至可以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
吃光一片海滩上的蛤蜊,
在上世纪90年代末,
中国的脉红螺成为了黑海地区的生物入侵物种,
没几年功夫,
它们就几乎把黑海原产的牡蛎吃绝种了。
而被吃掉的蛤蜊,
它们遗留下来的贝壳
就会随着潮汐波浪被冲到沙滩上。
实际上,沙滩上的贝壳大多都是
死亡后的螺或双壳纲蛤蜊们的残骸,
在活着的状态下,
无论是螺还是蛤蜊都拥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在沙滩上直接捡到活贝类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我们在沙滩上捡到的贝壳,
有许多其实已经被海浪裹挟着
冲刷了很长时间,
而这个过程中磕磕碰碰也是难免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