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先进的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1”,目前已经完成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在南大西洋,科考队员们获得了20余吨深海地质样本。
在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上了鹦鹉螺号潜艇,跟着尼摩船长进行深海探险。小说中的鹦鹉螺号,可以下潜至16000米的海底。在鹦鹉螺号,阿龙纳斯看到了各式各样奇特的深海生物。等到上世纪50年代,人类第一艘核潜艇才问世。
那么,真实的深海里到底有什么?如何才能看到深海呢?
一般来说,人类徒手下潜最深为132米,带装备下潜最深为332米,当然,这样的深度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下潜至332米者,是一名有17年教龄的潜水教练,下潜只用12分钟,但浮上来用了15个小时,因为水压非常大。
而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4000米,最深处是马里亚纳海沟的斐查兹海渊,深度为11034米。也就是说,仅凭装备下潜,人类连深海的边还没有碰到。如果想看到更深的海,人类必须依靠潜水器。今年5月23日,我国的“蛟龙”号完成了最大深度为4811米的下潜,成为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在海平面以下200米,阳光依然可以直射进来,从这里到1000米被称为“黄昏带”,1000米以下,就是任何阳光都没有的深海了。所以,这里的生物往往会自带“灯泡”,比如发光器官或组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一直认为深海中没有生物,19世纪70年代,英国皇家学会组织“挑战者”号科学考察船进行了历时3年5个月的环球海洋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了超过4000种海洋新物种,其中就包括了深海物种,证实了深海中有生命存在。由于温度低食物少,所以深海生物的代谢速率很低,生产繁殖很慢,不过,这些生物很难被活着带到海面,因为它们已经适应了深海的高水压生活。
在深海之下,还有大量的矿产。地面上有的矿产资源海底都有,并且,海底还有很多陆地上没有的资源,比如可燃冰,全球可燃冰储量预估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在3500~6000米深的海底,还有3万亿吨左右的多金属结核,其中含有几十种元素。丰富的海底资源,使得世界各国竞相进行深海探测,我国的“海斗”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已经能够下潜至10767米采集数据,我国也已经具备全海深潜水器下潜能力。
除了生物和矿产外,海底也并非没有人类产品,泰坦尼克号就静静地躺在3700米的海底。在浩瀚历史中,类似的沉船还有很多。国家文物局曾对辽宁丹东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进行水下考古,发现其就是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