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月饼:琼式月饼的百年传承与创新中秋佳节前夕,海南岛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香气,那是琼式月饼的味道。作为海南特色月饼,琼式月饼承载着海南人的乡愁记忆,2017年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1
琼式月饼的前世今生
琼式月饼的诞生,源于一场美丽的邂逅。据传,是来自苏州的点心师傅将苏式月饼的油酥心与广式月饼的糖浆皮相结合,创造出这种独特的月饼。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改良,琼式月饼逐渐形成了“酥、松、软”的三大特色。
02
独特的制作工艺
琼式月饼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在海口的月饼作坊里,工人们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从面粉、熟猪油、糖浆等原料的配比,到包酥、压酥、折酥、开酥等繁杂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琼式月饼的馅料更是讲究。五仁、蛋黄莲蓉、椰皇、豆蓉等,每一种都选用上等原料。值得一提的是,连制酥时用的熟猪油都是自己买猪肉来熬制的,这种对品质的追求,正是琼式月饼能够保持传统风味的关键。
03
独具特色的口味
琼式月饼的口味,既不同于广式的甜腻,也不同于苏式的厚重。它的特点是低糖低脂,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椰香口味。海南盛产椰子,将椰蓉融入月饼,不仅增添了香气,也让口感更加丰富。
04
与其他月饼的区别
与广式月饼相比,琼式月饼的皮更薄更酥;与苏式月饼相比,它又多了几分柔软。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特口感,加上低糖低脂的健康理念,让琼式月饼在众多月饼流派中独树一帜。
05
文化传承与创新
琼式月饼的传承人符志仁师傅,不仅坚守传统工艺,还不断创新改良。他研发的热包装技术,让月饼的保质期从7天延长到45天;调整饼皮与糖浆的配比,让月饼的外观更加精致;改进煮浆熬制时间,让月饼色泽更鲜亮。
如今,琼式月饼已经不仅仅是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更成为了海南文化的载体。每一块月饼,都凝聚着海南人的智慧与匠心,承载着海南人的乡愁与记忆。在这个中秋,不妨尝一块琼式月饼,感受那份独特的海南味道。